虚拟货币在国内不受法律保护吗
时间:2025-11-01 07:18:13●浏览:52759
虚拟货币在国内不受法律保护吗?虚拟——答案是:不受保护,且相关交易活动被全面禁止。货币前言:一场“财富自由”的国内幻梦,还是不受保护法律雷区?2021年,一位深圳程序员在微信群晒出截图:靠“狗狗币”半年赚了200万。法律三个月后,虚拟他账户被冻结,货币交易所跑路,国内维权群却被告知“虚拟货币交易不受中国法律保护”。不受保护类似故事在微博、法律小红书、虚拟知乎反复上演。货币有人一夜暴富,国内有人血本无归,不受保护而他们的法律共同疑问都是——“炒币到底违不违法?国家管不管?我能不能讨回损失?” 本文用2000字把政策、判例、风险一次说透,帮你判断:当系统提示“虚拟货币不受法律保护”时,背后真正的法律含义究竟是什么。一、法律文件速览:三条红线早已划下2013年《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》(银发〔2013〕289号)首次明确“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,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”。关键词:虚拟商品、不具法偿性。2017年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(“94公告”)全面叫停ICO,认定“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行为”。关键词:非法融资、取缔。2021年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(“924通知”)由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,直接定性:“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一律严格禁止,坚决依法取缔;境外交易所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。”关键词:非法金融活动、境外交易所、刑事风险。二、“不受法律保护”究竟指什么?很多人把“不受保护”简单理解成“亏钱自认倒霉”,其实法律层面包含三层含义:合同无效法院普遍认定虚拟货币买卖、委托投资、理财、借贷等合同违反公序良俗,依据《民法典》第153条认定无效。典型案例:北京朝阳法院(2021)京0105民初xxxx号判决,驳回原告要求返还比特币的诉求,理由是“交易标的本身不受法律保护”。损失不赔合同无效后,按照《民法典》157条“双方都有过错的,各自承担相应责任”。由于国家已多次警示风险,法院通常认定投资者自身存在重大过错,只能自己扛。刑事介入若交易行为触及非法集资、诈骗、传销、洗钱等罪名,公安机关可直接刑事立案。此时投资者不仅拿不回币,还可能作为“参与非法金融活动人员”被协助调查。三、六大常见场景,逐一拆解风险场景是否违法法律后果关键词提示在火币、OKX等境外平台买币卖币违法账户被冻结、收益没收、行政处罚924通知、非法金融活动用银行卡OTC收款被风控违法断卡惩戒、5年内暂停非柜面业务反洗钱法、帮信罪参与“流动性挖矿”年化50%涉嫌非法集资项目方跑路难维权,本金归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司用USDT给员工发工资违法税务稽查、补税+罚款人民币法定货币、税收征管代购显卡挖ETH合法但高风险电价上涨、政策突变、矿机变废铁淘汰类产业、差别电价持有比特币不动,仅冷钱包保存不违法暂无处罚,但无法律保护,丢失自认虚拟商品、物权保护缺位四、法院怎么判?四个真实案例带你看尺度“委托买币”被判无效,手续费不退上海浦东法院(2022)沪0115民初xxxxx号:原告委托被告购买比特币,支付3%手续费。币价下跌后原告要求返还人民币。法院认为委托事项违背公序良俗,合同无效,已支付手续费属于非法债务,不予返还。“比特币借贷”利息不支持深圳中院(2021)粤03民终xxxxx号:双方签订《BTC借贷协议》,借出10枚BTC,约定月息1%。到期未还,出借人起诉。法院认定借贷标的本身不合法,利息条款无效,仅判返还等值人民币,且按起诉当日市价折算,不支持利息。3
版权声明:本文由交易平台发布,不代表交易平台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bian.zh-binance.cn/news/265f799727.html
















